太統-崆峒山保護區首次監測到遷徙水鳥黑翅長腳鷸
發布時間:2021-04-25 08:35
閱讀次數:

2021年4月15日,太統-崆峒山保護局專業技術人員在涇河濕地開展鳥類監測的過程中,首次監測到成群的23只鳥,紅長腿、紅眼睛、黑翅腹白,外形優美,姿態優雅,排列整齊,長得非常好看。經專家鑒定,學名叫黑翅長腳鷸。
據資料顯示,黑翅長腳鷸是具有科研價值的三有鳥類,其特征為細長的黑色嘴,長長的紅色腿,兩羽白色,頸背具有黑色斑塊,身長約37厘米,長著兩條30厘米長的細腿,體白翅黑,對比分明。棲息于湖泊、淺水塘和沼澤地帶。
黑翅長腳鷸繁殖期為5-7月。春季于4月初至5月初遷來北方繁殖,秋季于9-10月離開北方繁殖地往南遷徙,涇河濕地是它們遷徙過程中一個暫時落腳休息的地方。近年來,太統-崆峒山保護區保護成效顯著,生態環境良好,成為鳥類休息場所和食物來源,吸引了眾多遷徙鳥類來到保護區棲息。(科研科)


